《走进电力市场》原创
【内容提要】
广东在5月15日进行了现货市场的试结算。现货市场后,产生了分时、分节点的价格。从结果看,一方面价格较好的反映了供需的情况:电价随着电力负荷的升降而升降。另一方面,一些时段、一些节点也产生了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价格。
这些价格是怎么形成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系列文章通过一些简单的算例,进一步介绍节点电价的基本原理和一些特性。重点分析以下因素的影响:阻塞、供给不足、约束松弛、多节点系统。
本篇文章首先介绍成本、边际成本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机组启停的影响。节点电价的计算-功率平衡约束及网络约束的影响、节点电价的能量分量与阻塞分量计算可参考文末相关链接内容。
(来源:微信公众号“走进电力市场”ID:gh_aef23ab4d1d9 作者:荆朝霞 陆展辉)
一、经济学相关概念回顾
1、生产函数
一种产品的生产可能需要多种生产要素,可以将产量写成生产要素的函数。
比如,燃煤机组发电需要煤、机组两种生产要素,发电量是煤和机组容量两个生产要素的函数:
发电量=f(发电容量,煤)
如果再考虑机组发的电需要通过输电线路送到用户,可以认为供电量是发电容量、煤、输电容量三个生产要素的函数:
供电量=f(发电容量,煤,输电容量)
2、长期和短期
长期和短期不是固定的时间,是与具体的生产相关的。对某个产品的生产来说,如果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调整、可变化,就是长期;只要有一种生产要素不可调,就是短期。
比如,供电来说,什么是长期?要长到可以建设新的机组、新的输电线路,否则都是短期。在每天的运行中,发电机组的容量、输电线路的容量都是确定的,可以变化的只是机组的具体的出力水平,消耗的煤的数量不同。
3、成本(总成本)
成本: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的最低总费用。注意,缺省情况下,经济学中认为各个市场主体都是理性的,所以会按最小成本的方案进行生产,因此某个产量下的成本就是指在这个产量下的最低总费用。
【算例1-1】如果有两台机组G1和G2,单位发电成本分别为300¥/MWh和500¥/MWh,G1和G2的额定容量(最大发电容量)分别为100MW和60MW。设负荷每天连续持续10小时(8:00-18:00期间),负荷水平如表1所示,其余时间负荷为零。计算在不同负荷水平下每天的发电成本。
表1不同负荷水平下发电成本
计算示例:40MW负荷水平下,应该调用G1发电,每天发电10小时,总成本为:40*300*10=120000元=12万元。
【算例1-2】在算例1-1的基础上,考虑机组1每次启动有10万元的启动成本。机组2的启动成本为零。这样,在负荷比较低的情况下,考虑启动成本,就应调用G2发电。不同负荷水平下的成本如表2所示。
表2考虑启停成本下的发电成本
分析:当负荷低于50MW时,全部由G2发电。负荷为40MW时,全部由G2发电的成本为40*500*10=200000元=20万元。负荷为50MW时,全部由G2发电的成本为50*500*10=250000元=25万元。负荷为50MW时,全部由G1发电的成本为50*300*10+100000=25万元。负荷高于50MW以后,G1发电的总成本低于G2,由于G2没有启停成本,如果负荷在50MW-100MW之间,全部由G1发电。负荷大于100MW以后,再重新让G2发电。
4、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成本概念。某个生产厂商在某个状态下的边际成本是指在当前情况下,增加单位产品的产出时增加的成本。
【数学意义】从数学上,边际成本是微分的概念,即总成本对产量的微分,或者说总成本对产量的导数。因此,如果有总成本的函数表达式,对其求产量的导数,就可以得到边际成本。比如,假设总成本函数为二次多项式函数
C(Q)=aQ2+bQ+C
则边际成本为
c(Q)=C’(Q)=2aQ+b
如果总成本函数不可导,或数学上很难求出其导数的表达式,怎么求边际成本呢?可以用差分的方法。如下式所示。
c(Q)=C’(Q)≈(C(Q+ΔQ)-C(Q))/ΔQ
其中,ΔQ为产量的微小变化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比如对发电,可以为1MW,1KW,1W等。比如,单位为MW,ΔQ=1MW,则上式可以表示为
c(Q)=C’(Q)≈C(Q+1)-C(Q)
也就是说,对比较复杂的系统,计算边际成本的一种简便方法是:当前情况下计算一次总成本(C(Q)),需求增加1MW,再计算一次总成本(C(Q+1)),这两次成本的差就是边际成本。每个负荷水平下的总成本,是当前情况下最佳机组组合下的总成本。
对发电机组,边际成本就是在机组当前的出力水平下,增加单位出力时增加的成本。对煤电机组来说,如果仅考虑燃煤的成本,在某个出力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就是煤耗微增率与煤价的乘积。如果机组有启动成本,需要考虑启动成本的影响。
在前面的例子【算例1-1】中,G1的单位发电成本为300¥/MWh,意味着在其出力范围内(小于100MW),增加单位发电的增加的成本都为300¥/MWh,因此300¥/MWh就是其边际成本。同理,G2的边际成本为500¥/MWh。
如果G1和G2属于同一个公司M,考虑负荷从0-160MW变化,不同负荷水平下的边际成本分别为多少呢?从表1知道,当负荷为0-100MW时,全部由G1发电,边际成本为300¥/MWh;当负荷为100-160MW时,G1满发100MW,剩余的由G2发,边际成本为500¥/MWh。因此,对于公司M来说,总的边际成本曲线为随负荷单调上升的阶梯型曲线。
图1未考虑启停成本的边际成本曲线
现在考虑【算例1-2】。对G1来说,启动时有10万元的启动成本,另外,发电还有300¥/MWh的成本。那么,根据前面的定义,在负荷为零的时候,G1的边际成本为100000+300=100300元/MWh,负荷大于零的时候,边际成本为300¥/MWh。
【算例1-2】下,对于由G1和G2组成的公司M来说,边际成本曲线更加复杂。根据前面的分析:
1)如果负荷低于50MW,由G2发电,因此边际成本为500¥/MWh;
2)如果负荷为50MW,G1发电,出力50MW(这里暂不考虑爬坡速率约束) ,G2的出力为零,由于G1仍然有可用容量,边际成本为300元/MWh;
3)如果负荷在50MW-100MW之间,边际成本为300¥/MWh;
4)如果负荷在100MW-160MW之间,边际成本为500¥/MWh。
图2考虑启停成本的边际成本曲线
从上面的分析看到,考虑启停成本时,系统的边际成本曲线随负荷的增长不再是单调递增的曲线,在50MW时边际成本下降,到100MW以后又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