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俊:污染地块修复项目流程管理与实施

2019-05-17 17:48:09浏览:247评论:0来源:线缆通   
核心摘要:刘增俊:污染地块修复项目流程管理与实施,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办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标准、技术文件的发布,我国对污染地块治理修复监管正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国家产业及环保政策的调整,城镇

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办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标准、技术文件的发布,我国对污染地块治理修复监管正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国家产业及环保政策的调整,城镇化的加快和居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处于城区和近郊的企业、工厂退城进园,企业、工厂、园区搬迁后的场地再利用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遗留场地的污染调查与修复治理变得尤为关键。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刘增俊副研究员将从土壤环境管理体系、污染地块各环节技术要点、污染地块各环节管理要求三部分深入解析。

一 土壤环境管理体系

1.jpg

土壤法中规定了污染地块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规划制度、标准制度、普查制度、监测制度、调查制度、风险评估制度、效果评估制度、信息共享与公开制度。

2.jpg

二 污染场地各环节技术要点

3.jpg

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阶段技术要点:污染识别(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污染证实阶段(初步采样分析及详细采样分析)、补充采样和测试。

·1.jpg·2.jpg

修复技术方案编制阶段技术要点:选择修复策略、筛选与评估修复技术、提出修复技术备选方案与方案比选、制定环境管理计划、编制修复技术方案报告。

11.jpg

22.jpg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工作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土壤修复过程监理要点包括清挖环节、运输环节、暂存环节、修复环节、回填/外运环节(异位)。地下水抽出处理修复环境监理要点包括:抽出环节、处理环节、排放环节。地下水原位修复要点:1)核实地下水修复的作业区域范围及与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关系,2)核查地下水药剂注入井、监测井、等井位的布置与深度,材料、规格与实施方案的符合性,3)核查修复设备、材料、工艺与实施方案的符合性,4)监督核实中间产物是否与工艺预计的一致,是否有中间产物产生,5)地下水污染物扩散情况跟踪检测。

6.jpg

土壤验收阶段要点包括:异位修复基坑、异位修复后土壤、原位修复后土壤。

三 污染地块各环节管理要求

8.jpg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市场】鸽牌公司又新签订一份年度战略框架协议

上一篇:

河南济源供电公司:服务居民小区可靠用电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ervice@xianlan100.com
 
0相关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

行业动态,一手掌握

同类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