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我国产品在出口时经常遇到的与国外标准要求不一致的难题,需要了解我国的中压电缆标准存在的不足之处。从材料和结构两方面列举了需要改进的主要项目,着重分析了国外几个主要的中压电缆标准,总结出与我国国家标准在结构和性能要求等方面的主要差异。
受国家产业政策和全球经济危机对电缆行业的影响,“十二五”期末我国中压电缆的销售量与“十一五”期末相比有所下降,例如,6—35 kV电力电缆(三芯)从18万公里降到15万公里左右。下降的因素包括国家电力投入无显著增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业发展受到抑制等。
从总体生产能力看,我国目前共有35 kV中低压电缆生产线600多条。“十二五”期间中压电缆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全国生产能力大约36万公里/年,相对于实际15万公里/年左右的需求量,开工率大约为40%~45%。因此如何消化过剩产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单纯依靠国内市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放眼全球,通过扩大出口来消化过剩的产能。这就要求我国的中压电缆产品质量与国际水平具有可比性,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