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小流域综合治理 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建设

2019-06-03 17:33:38浏览:633评论:0来源:线缆通   
核心摘要:西宁小流域综合治理 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建设,5月27日,记者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青海省湟中县卡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湟中县李家山海子沟(二期)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大通县多林一条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4

5月27日,记者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青海省湟中县卡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湟中县李家山海子沟(二期)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大通县多林一条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4项水土保持工程通过了竣工验收。

山清水秀的小流域、层层而上的梯田,昔日的坡地变成了耕地,栽种的苗木为荒山披上了绿衣。通过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西宁市所属辖区乡村生态环境不断提升。

以湟中县拦隆口镇卡阳村为例,以前这里山是秃山,地是坡地,村是穷村。全村土地有七成是水土流失区,耕地九成是坡耕地,是省定贫困村。而如今华丽转身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夏都西宁的生态后花园、村庄返乡青年的创业园、休闲度假的娱乐园、户外运动的健身园等诸多称号的户外旅游运动胜地。

这样的改变与村里实施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息息相关,该项目使卡阳村的183.33公顷坡耕地改造为梯田,项目的实施不仅减少了土壤流失,提高了水源涵养的能力。同时,实现了粮食增产,改善了项目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卡阳村的改变,只是西宁市水土保持工程中的一个缩影。据达标验收的小流域资料汇总计算,西宁市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区治理后的土地利用率由50%以下提高到90%,未利用土地由50%以上减少到30%以下。完成坡改梯0.23万公顷,新增粮食产量171.5万公斤,可解决6860人的口粮问题。项目实施后可开展机械耕种、收割,提高了机械化耕种水平,为大量劳动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创造了空间,拓宽了农民脱贫增收的渠道。

2019年,西宁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计划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8项,其中湟中县3项,大通县4项,湟源县1项;计划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1.87平方公里,继续为西宁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市场】鸽牌公司又新签订一份年度战略框架协议

上一篇:

山东平邑县三方“手牵手”架起光伏扶贫“连心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ervice@xianlan100.com
 
0相关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

行业动态,一手掌握

同类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