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建到安装 “华龙一号”走过了最难走的一段路!

2019-06-20 12:37:29浏览:233评论:0来源:线缆通   
核心摘要:从土建到安装 “华龙一号”走过了最难走的一段路!,“这个工程自开工以来始终一刻不停。”坐在会议室的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刚刚结束一个现场协调会。赶到福清现场以来,他始终在不间断地协调各种事项,每个活动与下一个之间也就是一支烟的间隙。(来源:

“这个工程自开工以来始终一刻不停。”坐在会议室的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刚刚结束一个现场协调会。赶到福清现场以来,他始终在不间断地协调各种事项,每个活动与下一个之间也就是一支烟的间隙。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核工业”  ID:cn_industry  作者:杨阿卓)

“从土建到安装,这23个月,我们走过了‘华龙一号’最难走的一段路。”刘巍这样定义在他心中,华龙首堆转入冷试的意义。

最艰苦的努力

从2017年5月25日,这个工程的安装全面铺开以来到现在为止,我们做了很艰苦的努力。首先,当时在土建阶段我们面临大量的“首堆问题”,为了让工程更好地开展,我们留了很多“开口项”。首堆就意味着不成熟,比如设备不定型。那么,我们的设计也无法固化,导致有很多问题当时没有办法立刻解决。但是如果工程不继续下去就会全部“卡”在那里,为此我们采取的办法就是设置“开口项”,把与之相关的部分留在那里,而工程的整体进度继续向前推进。

我们开创了“开口项”管理系统,在工程的推进过程中,一旦哪些问题可以解决了,就把它解决掉,从管理清单中清除。到土建结束转入安装的时候,粗略估计,我们大概还面对着上万个“开口项”。要完成安装,我们还有待将所有设计全部固化下来。

我们都知道,核电厂设备安装涉及多系统、多工艺、多专业,本身就是相当复杂的接口管理工作。但作为“首堆”工程,很多土建工作完成后固化下来的工作又因为新研发设备参数变化等因素,产生新的问题,需要做设计变更。这样,我们这个阶段大大小小也遭遇了上万个设计变更。

现在回头来看,我们这支团队在23个月的时间内关闭了所有“开口项”,处理一个设计变更的时间平均仅为3天,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段路我们走得非常艰辛。

但同时,我认为,走到“冷试”,我们也已经走过了“华龙一号”建设中最为艰难的一段路,我们所说的“首堆风险”大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已经得到解决。我们的图纸已经全部出完,设计基本固化;我们的设备完成了安装以及单机调试,设备基本固化。与此同时,“华龙一号”采用的又是相对成熟的设计理念。所以,虽然在后面的调试中,我们依然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依然会有不小的压力,但它们更多不是来自于“首堆风险”。应该说,这段经历给了“华龙一号”撬动未来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最坚毅的信心

我们通过华龙首堆的建设,树立了华龙自主品牌,为我国核电自主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今年1月,采用“华龙一号”技术路线的漳州核电1号、2号机组获得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再次证明了对华龙自主品牌的信心,是对“华龙一号”开工以来最高的标准、最优的质量、最好的性价比等方面的认可。同时,“华龙一号”“走出去”的卡拉奇项目进展顺利,带动了产业链“走出去”,使“华龙一号”成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名片,响应了总理“你们为我撑腰,我为你们扬名”的口号。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上,“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技术的先进性和装备制造能力得到了验证。为打造“华龙一号”自主品牌,中核集团与58家国企深度合作,扶持140余家民营企业进入核电行业,实现了整个核电装备制造业的联合,共同突破了411台套核心装备的国产化,卡拉奇2、3号机组国产化率达100%,由此推动了我国装备制造水平的飞跃,充分证明了“华龙一号”自主技术的成熟性。

经过多年实践,中核工程探索出以核电设计为龙头的核电EPC总承包模式,建立健全了一套有利于核电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的一体化的协同管理运作体系。“华龙一号”首堆建设的顺利进展就得益于我们的EPC总承包模式,同时它也最为充分地印证了这一模式的强大优势。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市场】鸽牌公司又新签订一份年度战略框架协议

上一篇:

广西百色市签约500MW以上风电项目+年产300台风电机组装备项目!总投资42亿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ervice@xianlan100.com
 
0相关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

行业动态,一手掌握

同类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