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朱萍 报道 在以“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为主题的安全月活动中,华电新疆红雁池分公司紧盯“人”这一关键要素,着力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全力打造一支本质安全型员工队伍,为公司安全管理可控在控保驾护航。截至6月30日,实现安全生产5161天。
把血的教训演化成“第一教材”。汇编系统内外的事故通报开展专题学习,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过程及现场情况,对照公司的现场管理,比对作业现场、工作环境、管理制度,查找出隐患与薄弱进行措施加固,并形成制度常态化执行。先后开展了危化品检查、煤场和电除尘专项检查、压力容器检查、外委施工项目检查,发现问题112项,逐一制定防范措施,筑牢安全防线。
把安全学习打造成“第一品牌”。为所有基层班组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围绕现场实际开展学习效果竞赛,各班组采用轮值安全员、开放式安全活动、案例对照学、桌面演练、情景剧等员工易接受的方式开展安全学习、经验分享活动,改变以往读文件等的枯燥培训方式。每月最后一次安全培训对当月学习内容进行上机考试,并组织进行安全实操考试,依据平均成绩对班组及管理人员进行奖惩。使用APP软件开展全员对不安全现象及行为“随手拍,人人都是安全员”活动,将学习引入实践。上半年,公司随手拍整改共计772次。
把健康安全当做“第一民生”。班组所有人员均配置头灯,为每个班组配置急救药箱、在高温场合要求必须使用耐高温隔热服、增设现场职业危害警示标识;依据班组员工反馈修订了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加大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力度;不折不扣地执行职工健康体检,常态化举办各类安全防护健康讲座,为现场人员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把技能培训当做“第一福利”。夏季利用双机同停超低改造的时机,对运行人员分批次“全脱产培训”,冬季检修人员开展全员“冬训”,全面提升现场人员技能水平和机组安全经济管控能力;对青年员工,签订“师徒协议”,明确责任与义务,兑现施教补助费,激励帮教积极性。引导青年员工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化等新技术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目前已获得集团公司第三届职工创新创效优秀成果获得两个项目的三等奖。
nStyle>
责任编辑:王萍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