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发电厂文化融合深耕“一带一路”

2019-07-11 11:41:23浏览:388评论:0来源:线缆通   
核心摘要:田家庵发电厂文化融合深耕“一带一路” 大唐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党委书记 吴跃明   “文化冲击”是一种现象,指的是任何人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时,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迷茫、不知所措和情绪波动。当个体迁移到一个与他的旧环境差异十分明显的新文化环境中时,文化冲...
nStyle>
田家庵发电厂文化融合深耕“一带一路”
大唐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党委书记 吴跃明

  “文化冲击”是一种现象,指的是任何人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时,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迷茫、不知所措和情绪波动。当个体迁移到一个与他的旧环境差异十分明显的新文化环境中时,文化冲击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海外市场跨文化管理背景

  近年来,大唐淮南田家庵发电厂积极践行集团公司“走出去”战略,走出厂门、国门,大力参国际舞台电力运维市场竞争。2005年以来,企业先后承揽了海外土耳其BIGA电站、印度VC暨GCW电站、印尼CILACAP电站、马来西亚沐胶电站、土耳其SILOPI电站、印尼吉利普多电站等多个调试、运维项目。项目周期短至半年一年,长至四年以上,外派员工最多是2000多人。除一部分项目因合同到期后结束,目前,正在运营有印尼CILACAP电站及印尼吉利普多电站二个长期项目运维基地。外部市场已成为田家庵发电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市场拓展,构建“一厂多地”流畅运转机制、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三级管控大监督机制、项目党建新模式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其中项目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传承衍变的“新分枝”,不仅为文化落地做了极为生动的注解,更为项目的高效运作提供了“润滑剂”。

  海外承揽的项目管理区域跨越万里,在经营理念、安全意识、生产管理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法律制度、语言文字、沟通方式的不同,造成了文化之间的差异,并由此导致文化冲突和项目经营的困扰。田家庵发电厂认真分析文化差异,在两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企业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用心搭建文化桥梁,把跨文化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文化链接“走出去”,有力促进了海外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项目初期面临的文化差异问题

  从2008年7月田家庵发电厂首次进入印度尼西亚电力市场,经过10多年的拓展,该企业在印尼CILACAP电站所在地爪哇岛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工程,与印尼业主、当地电网公司、驻地居民及中国使馆建立了密切联系,文化融合成效显著,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印尼CILACAP2×300MW燃煤电站是由中国成达工程公司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合作兴建的EPC项目,电站于2006年11月正式投产,由印尼SSP集团经营。2008年6月14日,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CILACAP电站2×300MW机组生产管理技术服务合同》,是公司海外项目继土耳其BIGA和SILOPI项目之后,首次进入东南亚市场。电站经营方式为两台机组运行、检修由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印尼项目部负责,并配有一定数量的印尼检修员工,经营与燃料由业主SSP集团和DC公司全面负责。

  在项目运营实践中,我们发现海外工程不仅需要经济利益的纽带,还需要精神、道德方面的纽带。只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才能把项目内部每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齐心协力进行项目运营。由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与国内差异很大,项目初期受员工自身和外部环境双重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员工心理落差分析:我们发现,外派员工对国外生活的适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其中包括了四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在一个全新环境中,员工往往表现出很高的工作热情和对异国文化的极大兴趣。对于他们来说,外派是一个光荣的任务,是一种荣誉,因此,在开始的时候,员工自觉性很强,都有把工作做好的心理特征。第二阶段,通过一两个月的强制适应,人员的心境开始产生分化,进入一个起伏较大的平台。第三个阶段,是心境的低谷阶段。通过前期的新鲜感和两个月左右的调节,各方面压力开始集中呈现。第四个阶段以人们的心境出现一定程度的“麻木”状态开始,渐渐融入较正常的状态。这个阶段,员工下意识地认可了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

  2.行为习惯差异带来的冲突。由于行为习惯的不同,在项目工作当中产生矛盾与冲突。受传统思维习惯和管理方式的影响依,依然用国内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海外工程,如刚到海外,在电站调试中遇到问题,项目负责人马上决定,开个现场办公会解决,这在国内是个制度化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式,但在海外业主、监理及海外员工眼中,他们就会感到很奇怪,他们不明白“现场办公会”的意思,以为一件本来可以由下面员工当即直接办理的事,为什么非要等到开“现场办公会”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呢?由此带来管理模式认知上的冲突。

  3.语言和非语言的冲突。由于不懂当地语言,增加翻译就会增加成本;若是提供语言训练给予这些派遣人员,也会增加训练成本。然而,透过翻译服务的双向交流往往只是在字面层次上的沟通,无法进入因当地长期以来生活和风俗习惯积累所隐藏的内涵,结果虽然是沟通了,但只有某些程度的了解,甚至误解,这也会导致文化冲突。

  4.当地聘用人员与项目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电站在当地聘用了管理人员和近百名检修维护帮工。因为设备消缺任务重,常常需要夜间加班加点,尽管业主同意,但这与当地人员的作息时间有冲突,造成很多矛盾。中国企业对时间观念要求高,分秒必争,但当地人工作涣散、时间概念差,常常准备工作全到位了,印尼员工还没有到,从而发生一些误会和矛盾。

  5.宗教信仰、当地法律、法规及政府办事效率等诸多差别。印尼居民中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规定一定要信仰宗教不然视为共产党(共产主义及其相关活动在印尼为非法),近年来虽有所放松,但依然受法律约束。印尼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该国原属荷兰殖民地,受其影响当地法律非常注重保护员工的权益,规定外国企业必须招聘一定比例以上的本地员工,企业不得随便辞退工人。所以聘用当地工人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法律纠纷之中。同时,印尼一些政府部门办事效率较低,给项目部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该国规定凡外来人员在印尼停留半年以上者,必须办理居留,但内政部移民局办事的效率非常低,往往申请很长时间都办不下来,给项目部人员轮换工作正常开展带来影响。

  综上所述,印尼CILACAP电站项目由于跨文化的差异,在项目初期面临着诸多矛盾,这对项目经营造成一定影响,使项目管理变得非常复杂,经营目标和经营观念、决策实施和统一行动变得较为困难。

  三、海外项目跨文化管理的经验借鉴 

  要解决海外经营中的文化冲突问题,促进项目健康发展,就必须有效地实施跨文化融合策略。我们认真分析了印尼项目所面临的问题,在承认并重视两国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尊重当地文化,因势利导,融合创新,寻求文化中的共性,达到跨文化适应。在解决文化冲突、有效实施跨文化管理战略的过程中,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是增强沟通技巧。跨文化意识与沟通技巧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逐步积累的学习过程。我们的做法主要是充分认识当地文化的复杂性,遵守印尼法律、尊重东道国文化,尊重当地的习惯和传统,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如开展党的活动做到在营地内开展,并通过视频会议、电子邮件、QQ等方式与国内沟通联系。

  二是理念求同存异。大唐文化理念“心气足、人气旺、风气正”,更强调的是共同奋斗、以人为本、追求卓越,而印尼业主则强调利润第一、严守法律、个人努力;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侧重于集体和团队,一个侧重于精英和职业经理人;一个侧重中庸之道,一个秉持法理观念,儒家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差异,理性与感性的相互碰撞,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体现在国际工程运作上就是求同存异,遵循共同的“游戏规则”。通过比较文化差异的类型,找出消除文化冲突的正确途径:价值观念,即判断是非的标准,这种差异带来的摩擦和冲突常常不易消除,只能通过相互包容实现和谐相处;风俗习惯,可通过较长时间的交流而适应;技术规范,可以通过人们对知识的学习而掌握。

  三是进行文化整合。在文化共性认识基础上,项目部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文化整合:其一价值观念的整合。价值观的整合是文化整合的核心,我们首先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权责对等,高效协同”的管理理念“拷贝”到项目管理上,明确项目经理负责制,党建工作实施“三个同步”,以市场化酬薪为激励机制,以规范制度与同心文化为基本管理手段,追求最高效率和最佳效果,逐渐塑造契合项目运营的价值观念,形成精诚团结、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其二制度文化的整合。项目部充分考虑到当地风俗习惯、法律制度,规避冲突之处,先后出台了《外部市场管理办法》、《海外项目护照管理办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驻地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为项目部按制度办事明确了标准,使执行理念落到实处,也是项目制度文化建设的有效成果。其三物质文化的整合。通过采取物质层面的整合措施,进一步强化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和理解。项目部驻地、餐厅、文体活动室、生活环境、统一着装等物质因素,都与团队文化一起,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纪律感。 

  四是创建和谐项目。针对“两点一线”的工作、生活环境,项目部日常管理和党建思政群众工作做到“24小时”全天候制,做到始终坚持发挥中国大唐的政治优势,始终坚持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并置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地位。其一充分发挥党政领导的“一岗双责”作用。长期在海外工作,员工的情绪波动较大,项目领导班子悉心体察员工的“冷暖”,当好“心理医生”,支部主要委员“带着感情做工作”,成为稳定员工队伍的“主心骨”。其二“把员工当亲人”,硬性约束、柔性管理。在建立健全外事管理、劳动纪律、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约束的同时,不断丰富员工文化生活,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坚持“安家”、“安心”同步进行,让员工精神和身体得到双重放松。其三注重人文关怀。努力搭建起前后方员工信息沟通平台,建立赴外人员家庭信息联络卡,侧重协助解决长期在外工作员工的实际困难,以及协助办理职称评定、考证、换证等;同时还建立起定期走访制度,每逢重大节庆日,企业党政工专程到外部市场员工家庭进行走访,协助解决力所能及的实际困难。同时,建立赴外人员档案和信息联络制度,根据外派人员的不同来源和家庭情况,一方面通过对话制度,了解和掌握外派人员家庭和生活情况,并及时与其本人家庭加强沟通;另一方面在重大节庆日通过发放慰问信、送温暖上门等形式,体现企业对外派人员的关怀,促使外派人员更好的安心工作,为企业做出更大贡献。

  五是改善驻地环境。海外工程项目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为了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我们注重与当地关系的协调,利用一切条件为项目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一方面积极参与和开展公关事务活动,与驻地政府部门广泛接触,通过座谈会、恳谈会、娱乐活动、比赛活动、联谊等各种活动,让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官员了解、理解并支持项目发展,消除政策壁垒,达到沟通协调的目的。一方面与我驻东道国的使馆、经商处等保持密切联系,借助驻外机构的力量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双方的理解与合作,为项目的顺利进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通过上述措施,大唐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印尼项目部与驻地各界广交朋友,建立了良好关系,树立了品牌形象,真正实现了跨文化融合。

责任编辑:王萍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市场】鸽牌公司又新签订一份年度战略框架协议

上一篇:

2019年6月能源监管投诉举报处理情况通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ervice@xianlan100.com
 
0相关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

行业动态,一手掌握

同类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