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秦山“裂变”:从“国之光荣”到“国家名片”

2019-07-30 09:51:27浏览:226评论:0来源:线缆通   
核心摘要:探访秦山“裂变”:从“国之光荣”到“国家名片”,“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国之光荣”,秦山核电站大门口的13个题字,足见秦山核电之于中国核电的分量。20世纪80年代,浙江省嘉兴海盐偏僻的秦山小镇上,开山巨响唤醒了沉寂的山丘,中国首座国产化核电站于此诞生,秦

“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国之光荣”,秦山核电站大门口的13个题字,足见秦山核电之于中国核电的分量。

20世纪80年代,浙江省嘉兴海盐偏僻的秦山小镇上,开山巨响唤醒了沉寂的山丘,中国首座国产化核电站于此诞生,秦山镇的发展也迎来转折点;时至今日,拥有9台核电运行机组、总装机容量660.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的秦山核电站,已然成为中国核电“金名片”,更实现着中国核电发展和“走出去”的梦想。

潮起秦山: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

钻出长长的秦山隧道,迎面而来郁郁葱葱的树木、蓝白相间的整齐建筑、宽阔整洁的马路,让第一次和秦山核电站打照面的人都直呼“没想到核电站是这番模样”。

蓝天之下,几个巨大穹顶、灰白色混凝土圆柱体格外显眼。“那是秦山第二核电厂的4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党群工作处副处长李旭宁指着不远处说。

这位20年前从学校毕业就加入秦山核电站的秦山人,一说起核电站的发展史,就来了劲。

1970年2月8日,听取了上海市用电严重短缺的汇报后,时任总理周恩来说:“从长远看,要解决上海和华东地区的用电问题,要靠核电。”中国核电发展从此启程。

“核电站选址非常讲究,依山傍水,无台风无地震无海啸,秦山是个宝地了。”李旭宁说。可在那个年代,选好了址后,建站也绝非易事。核电站的机械部件都从上海的厂子运过来,从码头下船上车,再运到反应堆跟前,得要十小时左右。

秦山核电站负责人也回忆起惊心动魄的一幕:“一次运送中,上海突降大雨,河水上涨,导致运送船无法过桥。眼看要被迫延误了,工作人员心急如焚地挨家挨户敲门,终于凑齐了上百人帮忙拉船,最终成功让船下降,平稳过桥。”

正是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工匠精神,1985年开工建设的秦山一期第一座压水堆核电站,实现了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1991年,秦山核电一期并网成功,达成了“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的梦想。

之后,秦山第二核电厂、第三核电厂、方家山核电工程相继拔地而起,中国先后掌握30万、60万、100万千瓦级核电技术,趟出了一条核电国产化道路,跻身先进核电技术行列。

“截至2019年6月底,秦山核电站累计发电5600亿千瓦时,累计减排二氧化碳5.4亿吨,相当于植树造林350个西湖景区面积。”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曹水林说。

“核谐”共荣:“怕什么,这是我们的生活”

核电清洁且能量巨大,但历史上的核电事故仍让不少人认为核电“出身不好”。不过,与想象中的“谈核色变”不同,经过30多年的发展,秦山老百姓打心眼儿里拥抱核电。

距离核电站7公里的秦山街道永兴村文溪坞,小桥流水人家,景色盎然。“害怕核电厂吗?”75岁的老人周益凯听罢摆摆手,笑了起来。

“80年代要建核电厂那会儿,我是村主任。”周益凯说,当时大家对核电站没概念,谈不上害不害怕。“老百姓凭着朴素的感情,一切跟党走,全力支持国家建设重大工程。”

核电站建成后,管理人员不断完善核电与公众沟通的方法,赠送印有环保部门和中核网址的年画年历、组织居民进厂参观,化解“邻避”危机。

2017年9月,斥资2.55亿元打造的核电科技馆免费开放。“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厂周围居民一年接受的辐射量只有0.01毫西弗,相当于吸一根烟的辐射量。”核电科技馆的科普对民众认识核电起了大作用。

渐渐地,当地老百姓也感受到了核电站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周益凯说,海盐本是个偏僻小县,缺少工业,乡村落后,核电来了一下子打响了海盐的全国知名度。“核电站的税收为海盐当地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公共福利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等都跟上了,消费水平也上去了。”

核电站还带动了当地就业。“村里好多人就在核电站工作,怕什么,就在里边。村支书的儿子毕业后去了核电站工作,一些妇女村干部的丈夫也在核电。近几年,核电关联企业发展得很好,企地相融嘛。”

除了“硬核”的经济发展,周益凯还讲述了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有趣变化:“当初上级跟我说‘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人到这里来’,这话不假。来核电站工作的人素质都挺高,几十年过来了,他们带动了整个海盐县文明程度的提高。现在像卖菜的老太太、老头子,普通话都讲得挺好了。”

厚积薄发:创新“走出去”铸核电强国梦

从最初零的突破,到如今走在世界前列,秦山核电已经有119堆年运维经验。中国在掌握全球核电话语权的同时,正让“创新”和“输出”成为新时代的关键词。

1991年底,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16天后,中国和巴基斯坦签定了合作建设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的协议,中国从此跨入核电站出口国行列。

“近期,正好有一批从巴基斯坦卡拉奇项目来秦山核电参加海外华龙一号操纵员培训的人员。”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宣传科长夏建军介绍,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也是“一带一路”中,最能代表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之一。

据了解,目前除巴基斯坦外,中国已与20多个国家达成了核电合作意向。

一路走来,秦山核电站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着生命力,但核电站并非“长生不老”。秦山核电站的设计寿命为30年,距今还剩2年。对此,秦山核电人早在几年前就积极探索,开展机组的延寿及安全退役。

夏日傍晚,秦山海岸边,几个孩子拿着小铁锹在泥地上嬉戏打闹着;岸边堤坝上,一位父亲正坐着给孩子讲故事,几位母亲抱着孩子饭后散步拉家常。不远处,秦山核电站的圆顶反应堆和高高的瞭望塔依然耸立。

核电强国梦,兴许就藏在这夜幕下悄然亮起的万家灯火中。(中新网浙江)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市场】鸽牌公司又新签订一份年度战略框架协议

上一篇:

河北邢台内丘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招标公告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ervice@xianlan100.com
 
0相关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

行业动态,一手掌握

同类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