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华北电力大学将建设储能技术链和生态链

2019-08-07 11:16:38浏览:234评论:0来源:线缆通   
核心摘要: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华北电力大学将建设储能技术链和生态链,在储能领域,华北电力大学一直秉承“深入布局、着眼长远”的定位,从储能材料、应用场景到储能技术等方面建设储能技术链和生态链。同时,结合四个策略,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综合布局,打造学科高地。——华北电力大

在储能领域,华北电力大学一直秉承“深入布局、着眼长远”的定位,从储能材料、应用场景到储能技术等方面建设储能技术链和生态链。同时,结合四个策略,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综合布局,打造学科高地。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

8月7日由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储能学术论坛暨风光储创新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为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储能创新技术,推动风光互补、太阳能+储能、风光储技术以及智能微电网、能源互联网技术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应用;搭建风能、太阳能与储能产业科学技术、创新应用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技术发展,推动储能技术进步和创新。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为大会致辞。

微信图片_20190807092025.jpg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

尊敬的顾院士、宝山理事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

八月的盛夏北京,中、外专家共聚一堂,共商储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计。在这里我谨代表华北电力大学向出席论坛的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关心和支持中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发展的各位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储能科学与技术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节能意义重大,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发电、微网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储能产业正成为新能源领域投资热点方向之一。全球各个国家正在开展一场储能的技术和应用竞赛。预计到2040年,全球储能装置都将成指数增长,从2018年的9GW增长至1,095GW。美国、日本、德国、印度等主要经济体均在加快推进储能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进程。

储能技术在我国电网、交通、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价值正逐步凸显。就在七月,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联合发布《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2020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要加强对先进储能技术研发任务的部署,集中攻克制约储能技术应用与发展的规模、效率、成本、寿命、安全性等方面的瓶颈技术问题,使我国储能技术在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具有鲜明的能源电力行业特色。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征程。学校将以“双一流”建设为统领,全面构建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大学治理和条件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并着力实施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育引进、校企校地合作、国际开放发展等“四个策略”,精准施策、实现重点领域深度突破。

在储能领域,华北电力大学一直秉承“深入布局、着眼长远”的定位,从储能材料、应用场景到储能技术等方面建设储能技术链和生态链。同时,结合四个策略,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综合布局,打造学科高地。

2018年7月21日,华北电力大学在已有材料研究基础上,广泛吸引优质研究资源,成立了先进材料研究院,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等近20位材料领域的专家学者成为研究院技术专家。今年的5月份,我校与国家电网公司共建能源互联网学院,聚焦泛在电力物联网、新能源电力系统和综合能源系统,开展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和战略规划等研究。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为了更好地发挥我校完善的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的优势,抓住历史机遇,在国家战略“储能技术研究”领域有所作为,正式组建了储能技术研究院。研究院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集中力量在储能关键技术实现系列突破。在此,也诚挚欢迎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立志从事储能技术研发的各位才俊,加入我们,在这个开放平台上,一起为储能技术进步和突破重大关键技术瓶颈的突破,共同探索。

金戈铁马闻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华北电力大学愿为大家提供能源研发合作的平台,促进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的深度融合,共享经验,互学互鉴,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创新,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我们一起砥砺前行,在储能领域科学研究上有新作为!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市场】鸽牌公司又新签订一份年度战略框架协议

上一篇:

大唐南京环保公司:夏送清凉 关爱相伴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ervice@xianlan100.com
 
0相关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

行业动态,一手掌握

同类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