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不分分内分外

2019-04-22 17:10:45浏览:226评论:0来源:线缆通   
核心摘要:茶厂车间内,现代化的制茶机器一字排开,烘干机、揉捻机、炒干机等设备正在运转,一股清新的茶香扑鼻而来。“这些设备全部运转起来,用电负荷很大。多亏了你帮忙,才没耽误生产。”长龙第一茶厂厂长陈锋对林棋说。

“近期是你们的用电高峰时段,用电安全可不能马虎。”4月3日下午,福建连江县供电公司大客户经理林棋来到长龙第一茶厂,义务检查厂里的供电线路。

茶厂车间内,现代化的制茶机器一字排开,烘干机、揉捻机、炒干机等设备正在运转,一股清新的茶香扑鼻而来。“这些设备全部运转起来,用电负荷很大。多亏了你帮忙,才没耽误生产。”长龙第一茶厂厂长陈锋对林棋说。

长龙镇有着400多年的产茶史。1911年,长龙“鹿池”绿茶还获得过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奖。全镇一半人口从事与茶叶相关的行当,产茶制茶占居民收入的80%。

“过去长龙茶叶采摘后,靠烧煤杀青,制成粗茶,向外出售茶青。村民卖1公斤茶叶只有0.4元利润。”陈锋介绍,“可以说是守着金招牌却吃不好饭。”

当地政府支持长龙镇20家茶企成立了茶叶协会,在供电公司的配合下推进“煤改电”等节能环保改造,改进加工工艺,提升茶叶质量。

陈锋是镇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那时起,林棋就常常往长龙第一茶厂跑。

虽然电力制茶更加高效、清洁、环保,但也对供电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采茶、产茶有周期性,采回来的茶叶必须及时处理。这就导致用电时段集中,制茶机器负荷急剧攀升。所以每逢茶叶生产集中期,我就提心吊胆,一怕电力供应不上,二怕设备、线路故障。好在有林棋,一有事我就给他打电话。”陈锋说。

去年年底,长龙第一茶厂计划在原有10台设备的基础上扩大经营规模,新增20台设备。新增设备导致茶厂用电量大幅增长。原有运行中的导线线径仅30平方毫米,而且已经老化,不能满足茶厂用电负荷增长需求。

陈锋找到了林棋,把更换配套电力设备的想法和盘托出。“电的事情我们来解决,绝不会让你的新设备躺在那里用不上。”林棋给陈锋吃下了“定心丸”。

今年2月13日,茶厂正式申请增容。清明节前半个月左右是明前茶采摘、生产的黄金时段,必须赶在这之前完成送电。“时间很紧,能不能尽量快一点?我还需要请设备厂家对新设备进行调试。”陈锋向林棋提出请求。

林棋当天就和同事一起到现场勘查,制订线路改造方案。供电公司用了15天时间,将原30平方毫米导线更换为150平方毫米导线,新架设0.4千伏线路160多米。

3月1日,看着茶厂外整齐的新线路,陈锋挺高兴。但他又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茶厂内部线路老化,线径太小,也会影响用电。“这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人来,虽然不是你们分内的事,但能不能帮忙把我们内部的线路也改造一下?”陈锋向林棋求助。“没问题,服务不分分内分外。”林棋爽快地答应了。林棋和同事义务帮助茶厂改造了180多米厂内线路,把35平方毫米导线换成了120平方毫米导线,留足了负荷。“这次换完线,即使再增加20台设备也没问题了。”林棋告诉陈锋。

现在,长龙第一茶厂在杀青、揉捻、烘干等制茶环节全部使用了最新的电气化装置。“茶厂离不开电,也离不开你。”陈锋握着林棋的手笑着说,“用电制茶可以随时调温、长时间控温,泡出来的茶品相和口感都大大改善。今年线路改造后,我们明前茶产了大约2.5万公斤,茶叶平均1公斤能卖到200元以上。”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市场】鸽牌公司又新签订一份年度战略框架协议

上一篇:

关注|未来汽车拆解市场行业空间分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ervice@xianlan100.com
 
0相关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

行业动态,一手掌握

同类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