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布旦脱贫事 春吹藏区大唐风
——记布旦村驻村干部严林同志先进事迹
严林,男,汉族,32岁,四川江油人,现任大唐得荣唐电公司风电项目部副主任。2018年4月,按照大唐四川公司党委部署要求,受大唐得荣唐电公司委派,进驻甘孜州得荣县八日乡布旦村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从盆地到高原,从繁华到贫困,从富氧到缺氧,从熟悉到陌生。在布旦村一年时间里,他牢记驻村帮扶的使命和责任,发扬“缺氧不缺精神,吃苦不讲条件”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为布旦村脱贫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赢得了布旦村群众的认可和尊重,得到了大唐四川公司和大唐得荣唐电公司的充分肯定,并在得荣县委2018年度驻村工作队员考核评定中获得“优秀”等次,他说这是对他最大的褒奖和勉励。
克服困难,快速转变入角色
巍峨的群山、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牛羊、黝黑淳朴的笑脸,这是人们对藏区的通常印象和想象。然而,这一切对于驻村干部来说,却有着另一番体验:高寒、缺氧、孤独以及无尽的思念......得荣县地处金沙江上游、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干旱河谷地带,相对海拔高差达3600多米。而对口帮扶的布旦村,位于八日乡政府西南部的半山腰上,海拔3122米,常年干旱缺雨(年均降水量仅有308毫米),只能依靠山顶融化的雪水维持人畜日常生活。从得荣县城到布旦村,车子需要颠簸一个多小时,并且要在蜿蜒盘旋、急剧上升的进村公路上斗折蛇行大半个小时,才能远远望见散落在云雾间阳光下布旦村的一座座白色藏房。在这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在这里,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准备;在这里,生同样的病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恢复。
严林说,刚来这里时,连个像样的落脚点或者简陋的宿舍都没有,他只能和其他几个小伙伴一起被安排在山下的八日乡政府院内一间简陋的屋里,日常住宿、工作、做饭都在这里。但他很快意识到,组织派自己来这里不是来享受的。特别是作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生活上不能过分讲究,工作上更不能仅停留在形式上,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全身心地实干。为了更快进入角色,他不得不克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环境艰苦等实际困难,并在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时,便开始了“走村入户”式的调研走访工作。然而,由于当地村民绝大多数都没有走出过大山,不会也不懂汉语。语言不通,无法正常交流,首先成为他面临的最大困难,与村民们的日常交流只能依靠乡村干部为他翻译。就这样,他坚持主动深入每家每户、开展调研,深入村民家中了解实际情况,收集村情、民情、实情,主动与乡、村干部交友谈心,向他们学习藏区工作的方式方法,有时一天甚至要山上山下往返几趟。在短短2天的时间里,他就把全村9户村民挨个走访了一遍,对每户具体收支情况和每位贫困群众身体情况作了详细了解,并与村民们成了“见面熟”,被布旦村百姓亲切地称为“小阿哥”。
在走村入户的日子里,严林深刻地认识到语言、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给自己工作带来的困难和障碍,他深知只有深入学习藏区文化、扶贫政策,学习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习惯和宗教政策,学习了解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全县的工作思路重点,才能游刃有余做好手头工作。于是,他便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资源“恶补”“刚需”,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他已经对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地方政府的工作思路及当地的风俗文化以及全村村民情况耳熟能详,了如指掌,还学会用一些基本的藏语与当地不会说汉语的村民进行简单的沟通和问候。
心系全村,倾情帮扶解难事
在频繁往返布旦村调研的日子里,严林已经把自己与村民紧紧的绑定在一起。在大量调研、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他开始认真研究建档立卡户家庭情况,补充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并将全村困难和各贫困户实际致贫原因收集汇总,与村干部一起对所有汇总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基于布旦村土地贫瘠,水源紧缺,村民缺乏必要的种养殖技能等实际情况,他与村干部一起确定了重点帮扶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实施精准扶贫计划,为实现扶真贫、真扶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入户走访,在了解到贫困户扎西斯郎一家生活极其困难,女儿还在读书的现状后,他便立即帮助扎西斯郎女儿申请教育补助资金,并积极协调通过审核,避免其因贫失学。吃水难、饮水难,是布旦村的难中之难,了解实际情况后,通过实地测量,严林向得荣县水务局提交申请,积极协调为全村安装了400米入户水管,解决了布旦村人蓄饮水问题。针对布旦村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等现状,严林按照得荣县对布旦村实施的整村易地搬迁项目要求和实际进展,积极向上级反映,申请和争取扶贫资金,在大唐集团公司及大唐四川公司高度重视、大力关心、关注和支持下,先后获得批复扶贫资金180万元,用于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改善。
为了让村民充分了解和理解国家脱贫攻坚及系列惠民政策,他积极筹备和组织举办“布旦村农民夜校”,亲自宣讲,将党和国家扶贫工作政策带入家家户户,从思想上、文化上强化引导和服务,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同和积极响应,解决了贫困户提出的绝大部分问题和存在的困难,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好事办到布旦村村民的心坎上。
以身作则,一流作风显担当
因工作需要,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严林同志从甘孜州交流挂职到回成都工作,再从成都到甘孜南部驻村,先后两次经历了离开天府之国踏上雪域高原的转变。每一次转变对于他来说,都是一次历练和升华,从不适应到努力学习提升,再到从容应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能于细微处见真章。尤其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大唐基层企业干部,严林同志一直用“干就干一流的事,干就干成一流”的要求严以律己,以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标准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与一名大唐人的责任担当。
在驻村开展工作期间,他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按照“分类指导、一村一策”的要求,积极推进与村支部共建。他积极推动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乡村联合议事日等制度的严格落实,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他致力于通过党员大会、群众会、党小组会、农民夜校、走家串户等形式,大力宣传脱贫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党员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脱贫的自主意识,培训村明白人、户明白人。他坚持把农民夜校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推进器,坚持每月开展2次农民夜校活动,注重加强对政治理论、政策法规、致富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大力开展致富奔康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确保具备条件的群众都掌握一门以上致富技能。他坚持从问题出发、从目标出发的原则,找出问题原因,明确整顿目标,细化整顿措施,做到分类施治、对症下药,为实现2019年布旦村整村脱贫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大唐基层干部,每当遇到紧急任务,他都会一马当先,率先垂范。他虽然不适宜缺氧的高原环境,但决心用智慧和汗水守护这一片天空,决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中央大政方针和大唐四川公司党委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为布旦村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尽一己之力,守一土之责。
找准路子,拉动产业治“穷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严林同志牢记使命,坚持“动真情、扶真贫、做真事”,围绕精准扶贫这个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抓手,认真推进布旦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上下足了功夫。
他根据布旦村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原则,认真分析布旦村的比较优势、特色亮点、发展出路,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规划,分清主次缓急,有计划、有步骤、有条理地抓好落实。首先,他积极协调联系农技员,建立了布旦村合作社,利用产业扶持金为本村购买了287只绵羊,利用绵羊养殖发展壮大本村集体经济。其次,他通过典型引路拓展致富之路,通过推选党员示范工程试点,推行试点户泽仁洛布的牦牛养殖成功经验,带动村民,拉动产业,拔掉“穷根子”,实现标本兼治。第三,他通过积极推动实施扶贫移民搬迁项目早日落地,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帮助贫困户搬离“穷根”,与村干部想方设法保证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在严林的积极推动和跟踪实施下,2018年11月19日,布旦村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全村9户52人易地搬迁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符合要求。目前,一排整齐洁白的现代式藏民房像一串珍珠,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熠熠生辉。村民们已陆续搬迁入住新村新房,贫困户扎西斯郎、阿西拉姆正在干劲十足地垒砌自家的猪圈,新村地面设施及村容村貌建设正在紧张施工中。布旦村村民的脸上露出了淳朴而憨厚的笑意。每当看到严林路过新村,他们便会远远地用藏语打招呼,有时还会紧紧地握着他的手,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作为一名年轻的大唐扶贫干部,严林对于布旦村的老百姓而言,像一股清新自然的春风,带着大唐人的问候和春信,给原本落后而荒凉布旦村增添了一缕绿色和一线生机。
带上思念,远别亲人赴高原
在到布旦村之前,1987年出生的严林是大唐得荣唐电公司营销主管,家中有一个刚满3岁、活泼可爱、正上幼儿园的的儿子,其爱人是一家保险公司的部门经理。接到即将远赴甘南高原藏区驻村帮扶的任务后,面对家人和孩子,尽管他有太多的不舍和难言的苦衷,但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在他毅然惜别家人、带上思念、踏上高原、驻村帮扶以来,儿子的日常照顾以及家庭的所有的责任就都要落在他妻子和年迈的老人肩上。对于一个刚刚当上父亲的年轻人而言,远离家人、孩子的日子注定是一种煎熬。而面对事无巨细的驻村帮扶工作,忙碌几乎填满他的整个白天。每当工作间隙、夜深人静想儿子和家人时,QQ、微信便成为他与他们最直接、最有效的交流方式,也是他们最幸福的“欢聚”时刻。但此刻,也是严林亲情欲望最难抑制的时刻。在寂静的宿舍里,他只有依靠往日甜蜜的回忆满足与儿子嬉戏玩乐、与家人促膝谈心的切身体会和寂寥空虚。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目前,布旦村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决胜阶段。严林说,他将继续秉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坚守大唐扶贫干部的责任与担当,认真贯彻落实大唐四川公司脱贫攻坚驻村帮扶部署和要求,直面困难和挑战,继续推进落实贫困村“1低5有”、贫困户“1超6有”重点指标,保证布旦村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圆满完成帮扶任务,决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
责任编辑:刘卓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