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整改要多措并举

2019-05-24 16:41:54浏览:381评论:0来源:线缆通   
核心摘要:工业园区整改要多措并举,梳理近期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通报的问题发现,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地、大型化工类集团等成了各地整改难、整改慢的焦点。工业园区作为企业聚集地,往往地处市郊、沿江地区,是城市化扩张、工业化扩张的结果。一

梳理近期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通报的问题发现,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地、大型化工类集团等成了各地整改难、整改慢的焦点。工业园区作为企业聚集地,往往地处市郊、沿江地区,是城市化扩张、工业化扩张的结果。一些园区是乡镇为了聚集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对原有乡镇企业进行整合而成的,其目的是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有效应对产业升级。但现实中,这些乡镇企业虽然迁入园区,但内部环境管理水平和能力明显不足,危废乱堆乱放、无组织废气直排、砂石堆场未覆盖、生产工艺落后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笔者调研发现,在当前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在环保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很大提高,但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危废处理途径单一等问题突出,企业反映比较强烈。那么,工业园区该如何整改?笔者认为,可对症下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深入挖掘园区内企业的生产关联性。从生产环节的关联性出发,缩短原材料、中间品的运输成本和距离,在园区内有共同能源或原材料的企业,可以共享物流。切实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企业需求,不能只管入园不顾管理。

第二,寻求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使企业把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运用产业链思维帮助“散乱污”企业转型升级,能够和当地主导产业兼容的企业,主动帮助其形成协作关系。让环保督察、执法检查等变为协助当地淘汰落后产能、帮助企业升级改造的推动力,坚持一厂一策、实事求是地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环境与发展双赢。

第三,建立双向的信息公开机制。之前谈及的信息公开一直是企业排污信息公开,这样便于生态环境部门管理和公众监督。双向信息公开更侧重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自身的信息公开,目的是能让企业及时了解所在区域的污染源分布、地区污染程度和环境标准,让所有企业不论大小,都能在透明的信息环境下公平管理。

第四,环保压力疏导路径应多样化。“散乱污”企业的存在,具有一定历史原因,与当地的经济产业发展、劳动力结构等都有关系。在管理过程中,应在企业初创、发展、成熟、转型等各时段进行分阶段环保压力的传导,建立合乎经济规律的环境管理体系。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市场】鸽牌公司又新签订一份年度战略框架协议

上一篇:

华电昌吉分公司:携手“低碳”开设电力课堂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ervice@xianlan100.com
 
0相关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

行业动态,一手掌握

同类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