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首个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奠基 明年建成投产

2019-05-31 13:33:48浏览:531评论:0来源:线缆通   
核心摘要:京津冀首个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奠基 明年建成投产,渤海之滨将建起一座新能源电池梯次利用工厂,在2020年建成投产,2025年总产能将达到30万套。5月30日,一期“北汽鹏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在河北黄骅正式奠基。这是落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京津冀试点的全国首个大型

渤海之滨将建起一座新能源电池梯次利用工厂,在2020年建成投产,2025年总产能将达到30万套。5月30日,一期“北汽鹏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在河北黄骅正式奠基。这是落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京津冀试点的全国首个大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也是北汽集团的京津冀一体化布局的再落一子。

据悉,北汽鹏龙是北汽集团旗下服务贸易发展平台,2018年12月,北汽鹏龙(沧州)新能源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负责实施“北汽鹏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资源化项目”。该项目也是工信部京津冀地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协同试点计划。

该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为梯次利用项目,选址黄骅,占地面积230亩,预计总投资5.26亿元,分三个阶段实施。其中,一阶段投资1.27亿元,主要用于土地、厂房和设备、产品与技术开发等,2020年建成投产,形成0.7GWH的产能。二阶段投资2.08亿元用于产能扩建,2022年建成投产,总产能达到4.9GWH。三阶段投资1.91亿元用于产能扩建,2025年投产,届时项目总产能达到10.5GWH(30万套)。三阶段建设完成后,公司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55亿元,年利税超5亿元,解决当地就业超千人。

二期为资源化回收项目,拟投资12亿元,主要从事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资源化。二期项目计划于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启动建设,建成后将具备年处理40万套(约1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能力和2万吨三元正级材料前驱体的生产能力。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表示,北汽集团将充分发挥产业链贯通优势,广泛引入行业上下游优秀企业,共同建设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资源化工厂,建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资源化”循环利用平台,以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打造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的标杆型产业模式。

据悉,该项目广泛引入了行业内上下游企业,包括北汽集团内相关企业,格林美、厦门钨业等国内电池回收处理龙头企业,河北钢铁集团等上下游市场资源企业。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国。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9%和61.7%。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屡创新高,带动了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出货量的快速增长,也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资源化处理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电动汽车电池质保期普遍为5至8年,市面上第一批电动汽车电池已经迈入了“退休期”。据行业专家测算,2018年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将进入规模化退役,预计到2020年累计将超过20万吨(24.6GWh),如果按70%可用于梯次利用,大约有累计6万吨电池需要报废处理。动力蓄电池退役后,如果处置不当,随意丢弃,一方面会给社会带来环境影响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能源局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构建回收利用管理机制,推动建立回收利用体系。并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区域等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此次奠基的北汽鹏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是落地京津冀试点的全国首个大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市场】鸽牌公司又新签订一份年度战略框架协议

上一篇:

耒阳发电:防大抓小 强化班组培训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ervice@xianlan100.com
 
0相关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

行业动态,一手掌握

同类最新信息